第1集《Life,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》,本集聚焦人类对宇宙起源和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。温斯顿教授从法国加尔加斯洞穴的史前祭祀遗迹出发,探索早期人类如何通过神话解释自然现象。镜头穿梭至印度教寺庙,展示信徒通过轮回观应对生死之谜;在西藏寺院、僧侣的冥想实践揭示了佛教对宇宙和谐的理解。科学与信仰的交锋成为主线:在日内瓦CERN实验室,物理学家讨论“大爆炸”理论与创世叙事的兼容性、而基因学家则质疑“上帝基因”是否编码了人类对超自然的本能倾向。温斯顿采访了宇宙学家斯蒂芬·霍金的同事,探讨多重宇宙假说如何挑战一神论,同时访问了亚马逊部落萨满,呈现原始信仰如何与生态智慧交织。这一集以爱因斯坦的名言收尾:“科学无宗教则跛、宗教无科学则盲”,强调理性探索与灵性追求的共同使命——解开存在之谜。
第2集《No God, But God》,本集深入一元神宗教的核心、剖析犹太教、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如何塑造西方文明。温斯顿带领观众登上西奈山,追溯摩西十诫的诞生,并走进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,解析耶稣受难叙事的社会影响;在麦加朝觐现场、百万穆斯林统一的祷告仪式彰显了安拉在社群凝聚力中的作用。影片批判性地探讨了宗教排他性:历史学家分析十字军东征如何以“唯一真神”之名引发冲突,而现代访谈揭示了极端组织如何歪曲经文。同时、积极案例被突出:在黎巴嫩,基督教马龙派与穆斯林共庆节日,展示和解可能;美国南方福音派教会则用信仰推动民权运动。本集高潮聚焦“神义论”难题——若上帝全能至善,为何允恶?温斯顿在广岛和平纪念馆采访幸存者、追问信仰在苦难中的意义,并引入哲学家约翰·希克的多元主义理论:各宗教或许是同一神圣真理的不同文化表述。最终、信徒与无神论者的辩论,凸显了当代社会在世俗化中重构信仰的挑战。
第3集《The God of the Gaps》,本集探讨科技时代宗教信仰的演变与危机。温斯顿从“上帝缝隙”理论切入——历史上科学每填补一个知识空白,宗教解释便被削弱。他访问了牛津大学演化生物学家理查德·道金斯,辩论神创论与自然选择的矛盾;在韩国人工智能实验室、科学家演示AI如何模仿人类祈祷,引发“信仰是否可被编程”的伦理争议。影片转向信仰的积极维度:美国杜克大学的医学实验显示、祈祷可加速患者康复,心理学家则分析仪式对心理韧性的构建作用。在非洲村落,传统巫医与现代医院合作,治疗艾滋病患者、凸显信仰的实用价值。温斯顿还揭露了新兴宗教运动,如“超人类主义”试图以科技实现永生。结尾回归个人旅程:一位癌症幸存者分享信仰如何赋予希望、而物理学家保罗·戴维斯则主张“理性有神论”,认为宇宙规律本身即神圣设计。本集呼吁包容对话:当科学解释世界机制,宗教回应意义需求,二者不必互斥。